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

发布时间:2020.05.26 19:56

材料类专业设置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按大类招生,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7个本科专业,大一学期末,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

注: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化学,“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含化学。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

1、专业介绍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依托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A+学科、ESI学科排名1‰学科、双一流学科)办学,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宽口径材料类专业。本专业设有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三个方向。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与其性能和应用,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能源、交通、汽车、船舶、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与使用性能的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接受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与性能检测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体系设计及制备工艺设计,使学生具有开发新材料、研究新工艺、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质及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能力。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好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意识及国际化视野,能在材料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及性能调控、材料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新材料研制、技术开发和改造、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物理化学。

特色课程: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固体物理、金属材料学无机非金属工学

3、专业特色与优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引智基地办学,形成科研教学良性互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本专业拥有2支国家级教学团队、2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团队组成的优秀师资队伍以及多支高水平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团队、院士团队组成的课外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3门核心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了国家级规划教材等22本。建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0余个实习基地,保障了实践能力培养。获得了包括“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奖项527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等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4篇。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研究项目40余项。发表了60多篇教学改革论文。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12项。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形成了创新思路,制定了多途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近五年,本专业学位获得率100%,一次就业率约97%,读研和出国深造率约62%,深造学生选择的专业基本为材料类专业,其中包括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东京工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东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深造。国内升学主要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建材、新能源、交通、化工、电子、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工程、国防、汽车、船舶、化工防腐、电机、石油等行业的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营销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杰出校友

苏良碧,本专业2000届本科毕业生现为中科院上硅所研究员,发表SCI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毛舜,本专业2004届本科毕业生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国际期刊Graphene编委;在Chem.Soc.Rev.、Energy Environ.Sci.等发表SCI论文80篇。

陈斐,本专业2004届本科毕业生先任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编辑(Editor),美国陶瓷学会会员,美国TMS学会会员。从事多尺度先进复合的计算模拟、制备技术、结构控制与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品配套项目、总装备部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等5项纵向科研项目和3项企业委托研制项目,并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品配套项目等10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

卢鹏荐,本专业2007届本科生现任武汉拓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研究生期间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团队管理和新产品产业化经验。2014年获得全国“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赛金奖,2012年获得“光谷杯”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黑马大赛武汉分赛五强。2013年获得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和湖北省青年十大创业人物,是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2014年个人获得武汉市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2009年5月获得武汉市洪山地区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获得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和最佳表现奖,2018年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目前从事超高纯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应用于光电子和集成电路领域,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获得全国顶级投资机构达晨创投等几千万投资。

谭刚健,本专业2008届本科生,现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热电半导体能源转换材料、固态能源存储材料。2013.06-2017.10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EnergyEnviron.Sci.等发表论文70余篇,发表Science 1篇(排名第2),Nature 1篇(排名第5)。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专业简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从事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工艺过程设计与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三五”期间,以建筑材料工业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在转型方式促结构、科技创新进步、节能减排及绿色与“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全行业总体呈现为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以中低端发展为主体的建筑材料工业开始转向以智能制造等为技术为代表的中高端发展。同时,新型功能型无机非金属也是5G技术、国防工程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材料之一。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应用人才培养将是我国材料领域的热点和关键。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通晓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论、技术与研究方法,能够在材料制备、加工成型、材料分析、材料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新材料研制、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适应国家新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实干精神强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卓越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特色课程: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热工设备、材料设计实验、工程设计训练。

3、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出版的部分极具影响力的教材

专业实力: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体)为A+,位居全国第一,也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专业。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湖北省名师工作室1个,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色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建设有3门国家精品资源课程、4门MOOC上线,1部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拥有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1个和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二等奖1项。学生在各类竞赛获奖和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达42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前身是1958年始建的武汉建材学院水泥、玻璃、陶瓷、混凝土及制品专业,2006年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生。2000-2011年期间学校是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主任单位。2010年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1年获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立项支持,2014年通过国家工程专业认证,2017年通过复评。2005年以来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专业特色为: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面向行业,立足A+学科,培养具有良好专业能力、工程素养和发展能力的行业领军卓越人才。

2)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推进教学质量建设。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的持续改进机制,完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

3)以教学科研互动为特色,强化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建有国家名师领衔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资源保障。

培养特色:

1)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顶层设计,搭建培养体系链。

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通过知识传授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训练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构建工程教育创新培养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课外自主创新训练模式、及“体验+实习”和“实习+培训”的个性化的企业实习模式等多元化实践教育模式,建立强调能力、注重效果的多成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高了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效性。

2引领.1  引领.1   构建立体化的开放实验教学和“3-3-3”递进式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构建“3-3-3”系列化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包括“基础技能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及拓展—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的“三阶段”训练目标逐阶递进;“认知与基础—综合与设计—研究与创新”的“三层次”教学内容的逐阶递进;“工程设计训练—工程能力与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训练”的“三系列”实践训练递进,形成课内外结合贯通的实践训练模式。

3)以OBE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达成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将毕业要求分解任务合理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以工程专业认证目标导向教育的OBE理念,建立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机制。通过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活动和考核方法;通过课程目标达成分析跟踪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通过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实现对学生能力达成评价,进而基于评价结果,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培养过程,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本科生就业率均超过95%以上(其余部分为自主创业),毕业5年后,80%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取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进入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超过6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评价优秀率超过80%。

单位性质:主要为国有和民营企业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材料制造产业、综合性设计院、基础设施建设等,分别占比42.33%、20.44%、12.41%。毕业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比例为58.39%;面向世界500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比例为65.69%。

知名企业:研究设计院所,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等;国企,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军工,如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3年在读本科生国际化交流比例20%以上,毕业后攻读境内外学位比例60%以上。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升学率约为60%。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英国、美国、日本等。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等学府,出国学生数约为总人数的5%左右。

彭寿,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硅工系玻璃专业,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23届国际玻璃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叶青,1984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专业(现无机非金属材料),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党委书记,兼任华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资深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先后被评为全国建材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水泥协会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设备工作者。

谢峻林,1985年毕业于武汉建材学院玻璃专业(现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武汉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开发、建材工业窑炉热工工程分析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

余火根,本专业2001届毕业生,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2014年-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赵云龙,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后报送本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到哈佛大学完成了博士联合培养,毕业后至今任英国萨里大学助理教授,兼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锂空气电池研究,在PNAS(IF 9.423)、Nature Commun.、Nano Lett.等发表SCI论文4篇,引文超过4000份,H指数为28;曾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还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作为教育部重点宣传典型人物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三、材料物理

1、专业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始于1999年,2013年列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至今专业排名全国A类第一。本专业2013年开始按照材料类进行大类招生,第一学年末学生分流遴选后进入材料物理专业学习。

材料物理专业是为适应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迫切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物理和材料科学发展高度融合和细化分工的结果,是适应我国新材料、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

本专业面向信息功能材料与技术、光电材料与技术、光纤传感材料与技术和纳米材料与技术等产业,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和研制、材料性能改进与应用、器件设计与研制、生产与运营管理等工作,培养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并形成我校理工兼备的材料物理办学特色。

WUT材料物理专业介绍及重点服务领域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信息功能材料与技术、光电材料与技术和纳米材料与技术等领域从事新材料设计和研制、材料性能改进与应用、器件设计与研制、生产与运营管理等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功能材料综合实验。

专业特色课程:近代光学、电磁场理论、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材料设计与理论计算实验、功能材料制备及物理性能分析创新实验、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介质材料及应用、光电子材料及应用、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一流学科平台:立足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A+学科办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位列该学科领域世界前85位)。

优秀师资队伍:拥有一支以院士、国际固态离子学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首席教授为引领,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精品课程名师、青年教学名师等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立足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协同推进卓越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发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微纳信息功能材料器件组装成套设备、光电器件测试平台、光纤器件测试平台、纳米材料制备平台等在材料精确制备与表征、器件研发与应用研究的育人功能,促进科研成果向课程教学、本科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转化。

培养特色:本专业探索以研究引导教学,以研究促进创新,教学和研究相互交融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除设立导师制,让学生尽早了解专业背景,在科研实践中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外,还依托我校在材料学科的办学与科研优势,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基金项目,积极与企业之间展开校企合作。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原创性、突破性和关键性研究成果的产出与高层次杰出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材料物理教学负责团队与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该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首批重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实习情况

(武汉光迅科技有限公司——光通信器件行业世界前三、亚洲第一)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本科生毕业5年后,几乎全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毕业生对签约单位及就业职位满意度高达90%以上,用人单位、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本专业学生非常满意,反馈情况良好。2019届毕业生共31人,就业率为100%。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最高,其次为三资、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刚毕业的2019届毕业生中,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占比35.5%,三资及其他企业占比16.1%。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35.3%。

行业分布:就业学生工作领域集中在信息、通讯、新材料、能源等高薪高技术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领域从事材料产品开发和工程技术服务。

知名企业:美国英特尔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德州仪器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3年在读本科生升学与出国情况在毕业生中占比最高。2019届毕业生中,升学的有15人,占比42.9%,其中境外1人。2018毕业生中,升学的有15人,占比50.7%,其中境外4人。2017毕业生中,升学的有14人,占比43.8%,其中境外1人。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985、“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与中科院系统深造。2019届毕业生中,进入以上重点院校人数占升学总人数100%。

出国(境)去向: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高等学府。

优秀学生

熊方宇,2016届材料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得“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及国家挑战杯竞赛项目一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了4篇论文,并申请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熊方宇所在的本科生团队也获得了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称号。

李星甫,男,材料物理1601班学生,三年专业必修课绩点3.897。曾先后获校级奖学金烽火集团奖学金永环集团奖学金河北安全集团奖学金,被评委校三好学生。本科期间专注于专业课程,与专业课老师深入探讨帮助优化课程改革;受益于学院导师制,大一便加入课题组参与科研工作,并作为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主动放弃保研资格后,申请美国研究生项目,先后获得哥伦比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最后决定前往莱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杰出校友:

李刚,2005年材料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就职于全国最大的电子元件、先进技术陶瓷产业基地、上市公司、中国本土500强民营企业——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总裁、董事、人力资源总监、PKG事业部总经理。曾带领公司技术人员挺住压力经过四年努力,研发自制了三条生产线设备,其中多项设备在国内外是首创。认为“决定一家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材料、设备和工艺技术,而这些又依托于技术的不断创新。”

徐林,2008年材料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联合培养工作,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北省青年百人计划,湖北省特聘专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他引4600余次。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14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崔巍,2009年材料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同年保送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致力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曾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2018年与清华大学成会明院士合作创办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三年时间瓷兴成长为国内最大、品类最齐全的高性能氮化硅粉生产企业,于2019年获得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专业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自1980年以来,围绕能源材料与技术,特别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开展了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2012年顺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和教育部新专业建设发展,获批设立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本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

本专业是以自然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为理论基础的交叉学科,围绕太阳能电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温差电、超级电容器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与储存的关键新材料及其技术,培养能够在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从事新材料研发、结构与性能研究、器件设计与研制、技术改进与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卓越人才。


WUT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重点服务领域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社科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新能源材料合成与加工、结构与性能分析、器件设计与应用等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能源器件设计与研制、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半导体物理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新能源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组装实验。

专业特色课程: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基础、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器件设计训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组装实验。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一流学科平台:立足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双一流学科”和国家A+学科办学。

优秀师资队伍:拥有一支以院士、国际固态离子学会委员会委员、国际氢能经济组织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首席教授为引领,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精品课程名师、青年教学名师等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立足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资质认定的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八个高水平研究基地,协同推进卓越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发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MBE-APERS STM互联系统、印刷技术制备信息光电子器件成套设备、膜电极测试平台等在材料精确制备与表征、器件研发与应用研究的育人功能,促进科研成果向课程教学、本科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转化。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代表性设备/装备

4、专业建设成效

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2019年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称号。2011年以来,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5项,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在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成绩突出,学生在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达50%以上,国内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中国科学院大学985、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外大学包括美国戴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学生就业领域集中在信息、能源、通讯、新材料等行业。学生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专业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

优秀学生:

洪旭峰,2018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毕业,已保送至本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组建团队参与高倍率性能电极材料研究,相关成果先后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学术论文类)“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同时个人学校“卓越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奖学金。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no Today,Nano Research,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上发表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1项已授权。

张瑞旺,2019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毕业后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科四年课程平均绩点4.03,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得校勤奋好学先进个人、社会先进工作个人、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曾参加第十二届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一金一铜,曾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学院社团党支部副书记,为社团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复合材料与工程

1、专业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创立于1972年,1973年开始招生,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并于1993年获批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博士点。本专业从2013年起按照材料大类招生,第一学年末学生专业分流进入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60-70人。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涉及材料学、化学、物理学、力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研究和解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产品和装备在材料开发、结构设计、制备成型加工、运用和修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具有鲜明的应用特征。

主要研究对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主要特征: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以及无可替代性。

复合材料的研究水平和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当前,各种先进装备无不与复合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以战斗机、大飞机、高性能船舶、新能源汽车、风电和管道为代表的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能源和市政建设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技术材料。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化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和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系统掌握复合材料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成型加工、应用等领域胜任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旨在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善于学习、引领行业的复合材料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核心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

特色课程: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复合材料界面、功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本科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室有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训基地(复合材料与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实训基地)、2个实践平台(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实验室)和5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湖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力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复合材料与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实训基地

科学研究:基体材料合成、工艺、设计、与功能材料设计开发等方面,成果斐然,近几年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多项。

人才培养:我校是国内最早创办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是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是首批纳入211”工程建设的专业之一。2010年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的试点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立项建设,2013年进行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2014年进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2016年和2019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杰出毕业生张联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依托本专业和学校的校友资源,面向本专业的社会奖助学金11项,是全校设立奖学金数量最多的专业,覆盖本专业的全部学生。


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历史

培养特色:

1建立科教协同、校企协同和国际协同的培养模式

鼓励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强化基础研究,近三年获得12项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项目;同时,发挥本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参与本科生培养,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此外,学生可以通过暑期学校、交换生、教育部公派批准的本科生交流项目等来对外进行交流和学习。

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教学模式

依托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实验平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合作,面向专业和学院建立“CPIC”杯复合材料技术竞赛并开展各类创新比赛。近三年共有35个团队参加学院“CPIC”复合材料技术竞赛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银奖2次和湖北省金奖1次、获 “SAMPE碳纤维复合材料桥梁竞赛桥梁二等奖1次、获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1以及其他各类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特等奖、创意奖等奖项9项。


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和所获奖项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毕业生共59人,升学47人。

单位性质: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90%,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比10%。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安徽省,其中湖北省就业人数最多,占比70%。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教育和服务业,分别占比80%、10%、10%。毕业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比例为80%。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47人,其中国内升学43人,出国(境)4人,分别占比91.49%、8.51%。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出国(境)去向:境外深造高校包括康奈尔大学、伯明翰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

优秀学生:

鲁亚妮,女,中共党员,复材1602班,三年专业必修课绩点4.067。曾先后获国家励志奖学金、长飞奖学金、利德尔奖学金,荣获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获自强杯演讲比赛一等奖,CPIC复合材料技术竞赛一等奖,2017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二等奖,2018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三等奖等诸多奖励。

陈菊,女,共青团员,复材1602班,平均学分绩点4.008,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三好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请并完成国创项目一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SCI论文两篇。

杰出校友:

张联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国防科技学部委员、国际梯度材料顾问委员会(IAC-FGM)委员等。

刘志军,1993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专业,1999年创立上海海逸科贸有限公司,香港海逸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下辖11家公司),从事国外优质特种化学产品进口代理销售。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广州、青岛、成都设立分公司,并在常州、武汉、厦门、宁波、天津设立办事处,为全国2万余家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积极投身事业的同时也不忘回馈母校和社会,在武汉理工大学设立“亚唯海逸奖学金”,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赢得了员工的信任与尊敬,是大家一致称赞的民营企业家。


全体领导、嘉宾和专业获奖学生合

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专业简介

高分子科学是发展历史仅110余年的新兴学科,但其发展非常迅速。

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众多,除了人们熟悉的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涂料等材料外,也包含了聚合物分离膜、导电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液晶高分子等功能型新材料。在建筑、汽车、交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轻工、医学、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如下图是塑料结构件在汽车中的应用)。  

 

塑料结构件在汽车中的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招收培养本科生70/年,硕士研究生约 50人/年,博士生约10 人/年。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方法,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成型加工、设计与应用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和生产、技术、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化工基础、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工艺、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特色课程: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聚合物复合材料,高分子建筑材料,防水材料,高聚物循环再生技术,高分子共混物改性。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办学,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资格,是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符合《华盛顿协议》国际互认条件的专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师团队,1人获湖北省五劳动奖章6人入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多人获学校精品课程名师青年教学名师等称号

培养特色:

1)探索形成了重基础 强实践 聚前沿”的培养特点和“科学与工程并重”的培养特色。

根据学校定位,结合高分子科学快速发展的特点和高分子材料行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专业以“四横两纵”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根据学科进展及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大纲及教学内容,将学科最新科研成果融于教学中。

2)围绕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特色。

专业形成了多层级的创新训练体系,专业低年级学生有“普赛达杯”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制备竞赛,强化专业基础、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年级有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双创”和“双实”大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合成、制备、结构、工艺和性能等专业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近三届6个班的学生全部参加创新实践训练活动,问题分析、设计与开发、研究、团队协作以及沟通能力得到普遍提升,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

依托高分子材料行业背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和就业质量一贯良好,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麦可思对本专业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专业关联度及工作稳定性良好。

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含境外升学)的比率较高且逐年上升,2017年为67%,20182019年升至80%左右。

部分用人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比亚迪、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三江航天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广东雅倩化妆品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优秀学生:

赵晨阳材料化学专业160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本科生四年学习成绩优异,专业课程平均分达到90.1分,位列班级第一。曾获得校一等奖学金、社会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现已保送至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党燕材料化学专业160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校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国家级创新训练类科研基金项目,验收合格。课余时间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曾获“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优秀志愿者称号。现已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杰出校友:

邹朝勇,2010届材料化学本科毕业生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博士后,2018年全职回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职。获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研究方向为生物矿化及生物过程启示的材料制备新技术,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知名期刊包括Science、Chemistry of Materials和Small等发表的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王善禹:2007材料化学本科毕业生,后在本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师从张清杰和唐新峰教授。曾任职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现就职于美国硅谷科技公司-Mattson Technology,担任中层技术骨干,主要从事高尖端半导体芯片技术开发。发表论文50余篇,他引2500余次,获美国发明专利5项。

李清林,2008届材料化学本科毕业生,后在本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2011年7月至2017年11月,加入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建筑防水行业全球领先者),历任总经理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大区总监职务。2017年11月至今,加入宏源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任职北京运营中心总经理,承担了雄安政务中心、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场馆项目、北京冬奥会管廊、石家庄会展中心、太原地铁2号线等国家重大型项目的防水工程。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