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类

发布时间:2020.05.26 19:56

交通运输类专业设置于交通学院,2020年按大类招生,包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大一学期末,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并选拔交通运输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

注: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化学。

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1、专业简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和维修等各建造过程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是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支柱学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任何区域,大到现代超级大都市和跨国跨洲国际干线,小到迷你小镇,都需要包括机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的建设,都离不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学校特色行业、战略新兴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针对创新创业、卓越能力、学术研究、国际合作等不同人才发展方向,形成对应培养模式的班级建制,培养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建造设计、研究开发、施工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引领行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道路勘察设计、基础工程测量学桥涵水文、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桥梁美学

特色课程:涉外工程、桥梁结构综合性实验、道路勘察实践与课程设计。

3、专业特色与优势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始建于1949年,是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三大优势学科之一,是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全国排6%到10%,湖北省第1),2019年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在全国专业排名列第4位其所在的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湖北省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设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湖北省公路工程中心等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支撑。

培养特色:

1)探索形成了“卓越工程师班”和“国际英才”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班”采用“3+1”培养模式,在第6、第8学期前往知名行业企业开展卓越实践,旨在培养引领行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国际英才”以“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形式与国有大型企业联合,旨在培养国际视野宽广的专业技术人才。

2)注重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2005年始建立了交通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国家级创新训练为基础,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合作,面向专业、学院以及全校开展各类创新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子屡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金奖,刷新理工纪录作品“旋转组合不落梁顶推装置”获第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作品“索安机器人”获第十一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升学率逐年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满意度超过90%。2019届毕业生共116人,就业率为98.4%。

单位性质:大型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93.07%。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北京、江苏省和上海市,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2.50%。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教育业,分别占比65.45%、29.09%。毕业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比例为65.45%;面向世界500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比例为85.69%。

知名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59人,其中国内升学58人,出国(境)1人,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9.48%。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共计56人,占升学总人数的94.92%。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美国,其次是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英国、丹麦等。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美国UCI等高等学府。

优秀学生:

张一峰,交通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2010级本科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湖北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武汉理工大学校十大风云学子、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会主席、校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2014年免试推荐攻读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被免试推荐到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张一峰

何佳琛,交通学院道桥1503班学生,校创新创业先进个人校三好学生、校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积极参加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曾获第六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四年平均学分绩4.0以上,年级排名前三,现被免试推荐到中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何佳琛

杰出校友:

刘东元,中交公路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获得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二等奖,国际杰出项目经理,中国工程建设优秀高级职业经理,中交股份十大优秀青年共产党员,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

刘东元

王守斌,现任山东立瀚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山东高速装配式工程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山东省路桥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经营开发部部长。

王守斌

二、交通运输

1、专业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以港口、航运及综合物流为特色的,具有信息化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本专业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就业率高,具有较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综合运输周转量的50%以上和外贸运输量的90%以上依靠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尤其是海上及外贸运输增长迅速,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20多年来持续年均递增率高达25%以上。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持续旺盛,使本专业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水路运输这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更加重视,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沿海主枢纽港口和航运中心建设,长江黄金水道、长三角内河深水航道网和珠三角内河深水航道网建设,以及湖北省提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国家枢纽城市以及武汉新港建设等等,使本专业毕业生在未来依然具有相当良好的就业前景。


专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承办C-BLUE培训项目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以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德才兼备且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培养具备坚实的工程数学、计算机、外语基础知识,运筹学、交通运输组织学以及必要的土木工程、信息与控制、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以水路运输工程为主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在交通运输及物流等相关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策划与设计、生产运营与组织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预期毕业五年以上的毕业生:

1)能在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学术界、教育界成功地开展与专业职业相关的规划设计、运营组织、学术研究及创新创业等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2)能够在社会大背景下理解、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实践问题;

3)以重要的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系统视角管理多学科项目;

4)能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

5)能够通过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强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职业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核心课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地理与布局、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交通信息与数据库技术、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工程项目概预算、交通投融资管理、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经济分析、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现代物流学、物流运营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基础等。

特色课程: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机器学习智能交通、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交通运输数据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港口装卸工艺与设计、港口与航道工程学、港口经济学、港口企业管理、船舶货运技术、船舶营运组织、国际航运经济与市场学、国际航运业务与水运商务、公路运输组织学、外贸口岸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交通运输工程是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三大优势学科之一,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全国排10%到20%,湖北省第1)。2019年,其所在的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20201月,我校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邀请成为“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第一批理事会成员单位。

专业毕业生学位得到《华盛顿协议》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20个正式成员国认可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始建于1952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交通运输专业中最早开设以港口、航运管理为特色的专业,目前为省级重点学科,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对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水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2009,本专业在我校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2、2015、2018先后三次参加并通过认证2016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之一—《华盛顿协议》本专业毕业生学位获得成员国认可

本专业1985年获运输管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获物流管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专业发展历史沿革


专业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

水路运输与工程分委员会年会

培养特色:

1)以名师团队建设为引领,探索形成了“卓越工程师班”平行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及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名师团队持续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交通运输专业的建设探索,专业建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在线课程10项双班模式侧重不同能力的培养,“平行班”注重交通运输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辅以实践技能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班”侧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除理论学习外,还将在高质量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及技术岗位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实习。此外专业注重学生数据、计算、智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开设机器学习智能交通、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交通运输数据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课程,在国际化能力培养方面开设有多门双语课程,并邀请包括加拿大院士在内的外国专家来校讲学讲座

2)注重实验教学,建成了多层次、多空间立体化的实验创新教学体系。

本专业不仅与相关专业共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水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十二五”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陆交通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同时建有港口生产组织仿真实验室、港口布局与装卸工艺实验室、港航与综合物流实验室远洋运输业务等专业特色实验室。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由基础训练(演示性、验证性)综合设计(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创新性)构成的多层次、多空间立体化的实验创新教学体系。


部分专业仿真实验软件

3积极落实“实践育人”协同行动,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以科研反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

本专业与包括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最大的洋山四期集装箱码头运营公司上港集团尚东集装箱有限公司在内的二十余个大型国有、大型民营及事业单位建有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现聘有企事业单位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38名。通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兼职教授教师来校讲座共同指导毕业论文等方式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专业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科技部项目、交通运输部重大项目专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交通部软科学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世界银行项目、亚洲银行等多项国家级纵向项目和大量横向课题,同时注重科研反哺教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一二等奖、特等奖金银奖等


部分专业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证书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本专业已具有70年办学历史,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贤纳才、有利于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为理念,以“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提高学校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创造良好条件,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59%、93.33%、96.63%,平均为96.18%左右。毕业数年之后,充分显示复合型人才的优势,逐步成为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生产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力量,作为后备人才资源得到培养和扶持。

单位性质:国营企业就业占比最高,为65.52%,民营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就业比例占比20.69%,其他主要行政事业单位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广东省、福建省、湖北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20.00%。

行业分布: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占比34.48%。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比例为72.41%。面向世界500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比例为84.58%。

知名企业:不少毕业生到知名企业和大型港口、航运公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专业技术、领导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如交通运输部、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各省交通厅、上港集团、天津远洋、烟台国际海运、天津港、大连港、营口港、宁波港、湛江港、张家港、广州港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25人,其中国内升学23人,出国(境)2人,分别占比40.35%、3.51%。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12.28%。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2019届共计23人,占升学总人数的92%。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英国,其次是法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等。毕业生前往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优秀学生: 

李晨欣,交通学院交运zy1601班学生在校期间曾“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勤奋好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现被免试推荐到同济大学城市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李晨欣

陈章炜,交通学院交运zy1701班学生,综合素质突出,校学管会督察部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平均学分绩4.193,班级排名第一积极参加学校自创项目、一班一项目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曾获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级一等奖、校三好学生标兵等奖项荣誉。 

陈章炜

杰出校友: 

1. 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褚斌


习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本专业杰出校友褚斌陪同汇报

本专业1986学生,高级经济师,现任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90年8月参加工作,于港口行业拥有逾25年的丰富经验。2003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曾先后出任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副部长、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总经理及党委副书记、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并于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兼任宁波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8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2. 福建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兴湖

兴湖

   本专业1987学生,现任福建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并继续兼任福建交通集团总经理职务。在2014年2月—9月期间,任福建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3. 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兼总经理 张翼

张翼

本专业1987学生,高级经济师职称,2018年12月起,任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兼总经理。历任湛江港港务局计划处规划员、湛江港务局策划发展处副处长、湛江港务局局长助理、湛江市政协常委、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三、交通工程

1、专业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1年,属于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目录内专业,湖北省重点学科专业。交通工程专业是一门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新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具有明显的新工科特点,教学和研究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多个新兴学科。交通工程系自建系以来,不断深化培养方案的改革和探索,加强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培养,教学计划逐渐形成了由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设计等四个相互关联、面向一级学科扩展的主模块。交通工程专业目前拥有包括专业责任教授、产学研特色教授、教学精品名师等在内的任课教师20余人,专任教师中75%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团队围绕国家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面向综合交通一体化,主要以道路交通问题为驱动,以学生就业与发展为目标,以“宽基础、厚专业”为要求,围绕交通工程内涵与特色,以新工科发展趋势为导向,以道路交通问题解决手段为要素,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在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物流等领域具有地方特色,教学成果斐然。本专业每年有近70%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活动,创新性成果显著。近5年来获得的国家级竞赛奖励50余项,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10余项,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本科生就业率高,就业覆盖面广,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平均深造率44.37%,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达51.44%。本专业主要应用领域为:交通规划与设计、综合交通一体化、智能交通、交通物流


交通工程专业实际应用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及素养;掌握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包括解决问题时所需数学、绘图和计算机能力,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运用交通工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分析、创新思维、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及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意识。

核心课程:运筹学、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自动控制、微机原理与PLC、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等。

特色课程:交通大数据分析方法、人工智能与智慧交通、交通工程学批判性思维、创新案例、交通区块链技术。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本专业学科全国排名第六,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B+等级,具有硕士博士点。2019年,其所在的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2004年,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受邀成为教育部交通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自2017年起,本专业组织召开一年一次的“武汉理工大学道路交通安全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教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为领头人,学源广泛,具有海内外著名高校的多学科背景。科研项目渠道多源,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立足前沿,应用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余篇。实验设备齐全、高端、丰富,具有道路交通智能感知、交通仿真、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信号控制、现代通讯、自动驾驶等方面的专业实验仪器设备500余台套,总价值2000余万元。与20余家央企、省直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固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西北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香港科技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关系。


第三届道路交通安全研讨会

培养特色:

1、交通工程专业为典型交叉学科,与各类新兴技术结合紧密,如:无人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符合“新工科”建设需要;

2、结合“新工科”建设需求,已建立新兴理论技术和传统交通工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领域为国家培养输送复合型交通人才;

3、已形成全时段开放的创新实验平台与热情主动的学习氛围。围绕本科生创新创业需求,建设有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平台,能够支持交通大数据分析、车路协同仿真、驾驶行为模拟等学习科研需求,学生参与热情与氛围浓厚;

4、大学生“双创活动”成果显著。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一、二等奖、特等奖、金银奖等,总计国家级竞赛奖励近百项,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十余项,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


车路协同创新实验平台


部分专业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证书及比赛现场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本科生毕业5年后,80%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取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进入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超过60%。2019届毕业生共63人,就业率为100%。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51.44%。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天津市、广东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1.67%。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占比52.00%。毕业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比例为40%。面向世界500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比例为85.43%。

知名企业: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38人,其中国内升学33人,出国(境)5人,分别占比52.38%、7.94%。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23.73%。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共计33人,占升学总人数的86.84%。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美国,其次是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利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

优秀学生: 

郑凯淘,交通学院交工1602班学生,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二等奖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学竞赛国家二等奖。在社团活动中,曾担任蛋蛋在行动社团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笛箫协会(余区)副会长,连续两年前往河南省、江西省进行义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郑凯淘

罗寅杰,交通学院交工1602班学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勤奋好学先进个人、校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曾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第十一届华中地区数学建模邀请赛二等奖第十一届武汉理工大学“楚墨缘”杯书画大赛硬笔书法一等奖现被免试推荐到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罗寅杰

杰出校友:

张曙光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务:中国交建西南区域总部投资管理部高级业务经理,兼任中交四川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曙光

刘启远单位:同济大学职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刘启远

陈绍辉单位:北京高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职务:北京高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

陈绍辉

熊倩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职务:客户经理,做企业业务,负责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给金融企业,机构做信息化,提供华为的网络、IT视频监控能源等解决方案。

熊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