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类

发布时间:2020.05.26 19:56

土木类专业设置于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包含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大一学期末,学院将根据学生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新生入学后,学院将根据学生本人志愿和高考成绩选拔土木工程“陈宗基”实验班。

注: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

一、土木工程专业

1、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学科。土木工程旨在为人类的生活、生产、科研和军事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包括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堤坝、电站、港口、机场、电站、海洋平台和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应用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维护和管理等专业技术和手段,建造各类安全、适用、耐久、美观的工程结构。各种基础设施是人民开展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土木工程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土木工程专业分三个方向: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岩土工程。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人文素养、职业规范、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教育和综合训练,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土木工程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具备严谨求实和吃苦耐劳的工程师品质,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服务于社会。具有深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胜任土木工程行业工程技术应用、管理、研究或开发工作。能利用多重技术手段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管理者发挥作用。适应社会发展及变革,注重土木工程行业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创新发展。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钢结构与组合结构设计,桥梁施工技术,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涵水文,大跨度桥梁设计,桥梁电算,桥梁施工技术,隧道工程、工程地质,岩体力学与工程

特色课程:感知结构概念,定性结构力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概论,建筑振动测试技术实验,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实验,BIM技术原理及应用,土木工程创新方法与应用,公路工程测试技术,公路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岩土测试与监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深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岩土开挖工程爆破。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本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97年连续四次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2017年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201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各1个;近年来,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门;土木工程专业科研立项38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3项、技术发明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名誉院长顾金才教授(左1),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友丁烈云教授(左2),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教授(右1)来校为土木学子作报告

培养特色:

1)联合知名企业探索形成“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班”采用“3+1”培养模式,在第7学期、第8学期前往知名行业企业开展卓越实践,旨在培养引领行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依托本专业与中国建筑第工程局、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的实践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卓越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 

2)联合科研院所探索形成“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起,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合作开办“陈宗基”岩土工程菁英班,从全校选拔优秀生源,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势科研资源,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建设了一支联合师资队伍,打造了“强基础、重实践、促创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批联合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开展了以学术会议、学术报告、暑期科研实践训练、研究性试验观摩等为载体的第二课堂,联合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全覆盖的“科教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建立土建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绿建智城”梦工厂等基地,为本专业学生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等科技竞赛中获得佳绩,科研论文、专利等创新成果逐年上升,创新成效显著。


 土木学子在结构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毕业生共267人,就业率为97.00%。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55.71%,其次为民营企业,占比25.71%。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湖南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50.00%。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比73.98%、7.32%、5.69%。

知名企业: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119人,其中国内升学110人,出国(境)9人。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共计106人,占升学总人数的96.4%。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英国,其次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利物浦大学、曼切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日本东京环球大学、九州大学、美国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等高等学府。

优秀学生:

肖君杰,土木工程“陈宗基”实验班岩土jd1601班学生,中共党员,本科四年课程平均分数89分,排名专业第五,曾连续获得“校三好学生”和“校一等奖学金”在校期间,获得校内结构力学竞赛一等奖,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现已保送至天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晟,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zy1602班学生,中共党员,本科四年课程平均分数92.3分,专业排名第一,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校级奖项4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

杰出校友: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监事会副监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丁烈云

 方胜利,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建三局党委书记等职务,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创鲁班奖3项,获国家级金奖“詹天佑大奖”1项。

方胜利

二、工程管理专业

1、专业介绍

工程管理专业始于1987年开办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试点班,并在原武汉工业大学建工系土木工程学科结构工程专业开始招收建筑经济管理方向研究生1999年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2002年成立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设经济与管理系2004年更名为工程管理系。研究生培养方面,拥有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博、硕士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工程硕士。土木建筑学科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土木工程实验平台、市政工程实验平台、建筑学实验平台等3个实验平台,工程管理专业共享该系列实验平台资源,并建设有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平台。工程管理专业与中建三局等大型央企和业内知名工程咨询企业建有7个教学实习基地。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城建管理部门、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工程投资与咨询业、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工作。

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首次通过国家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2014年,工程管理专业再次通过专业评估。2019年,工程管理专业再次通过专业评估(有效期6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国家住建部相关执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准可缩短年限1年,免考课程1门。

经过20年的发展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科)在教学、科研和各种条件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提出的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总体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完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管理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突出创新发展,强化创新教育,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实现工程管理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工程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科学交叉复合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力学、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实践

专业特色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实践、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国际工程承包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工程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有海外工作和教育经历的教师有9人。20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共为国家培养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2021名,这些毕业生都成为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专业骨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培养特色:

1)动态调整培养方案,优化组合教师资源,形成以学生为本的221”专业教育模式。即,按照学生就业方向,细分为工程估价和项目管理2个方向教师课群组;契合国家注册建造师和国家注册造价师的培养要求,制定2个选修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发展潜力和高情商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形成了1个宽口径协同培养体系。

2)围绕行业发展新趋势,发挥科研促教学优势,体现毕业设计“3实”特色。即实题+实训+实效,从教师课题中产生实题,学生进入教师课题组或实习基地接受实训,着眼于通过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取得融汇专业知识的实效。本专业学生在参加工作后,都能迅速适应行业要求,个人发展极具优势。

3)发挥学校建材建工领域优势,培育学生“硬核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即在统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4个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发挥学校师资力量优势,着力强化建工硬技术类和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教育,培育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硬核”优势。

教学基地与实验室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毕业生共97人,就业率为96.91%。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71.88%,其次为民营企业,占比28.12%。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山东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6.88%。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占比75%、14.06%、3.13%。

知名企业: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30人,其中国内升学25人,出国(境)5人。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共计21人,占升学总人数的84%。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澳大利亚,其次是英国、中国香港。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墨尔本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府。

优秀学生:

赛,工程管理专业1602班学生,中共党员,三年平均学分绩点班级排名第一,专业第四,专业课平均分数达到90分。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三学生荣誉称号。在校期间,连任两年班级团支书和一年班长,曾获“校优秀团干”荣誉称号。现已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王宇涛,工程管理专业1603班学生,中共党员,必修课程总平均学分绩点3.986,专业排名第二,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奖学金一等奖和“校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申报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评审合格。在校期间,发表会议论文一篇,现已保送至东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杰出校友:

陈华元,男,湖北红安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曾任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曾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全国施工企业优秀项目管理者、全国优秀项目经理、武汉市质量贡献奖等殊荣。湖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华元

金志宏,男,1963年2月,2000年5月至2006年11月任市建委工程勘察设计处处长、市政府抗震办主任、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主任。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任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2005年4月兼任东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11月任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2007-2013年任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4月任武汉市政府重点工程督察协调办公室主任。现任中信工程党委书记、总经理。

金志宏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1、专业介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够运用水力学、微生物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当代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知识,获得给水排水设备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除保送或报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外,还可从事与给排水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咨询评估、监察管理、施工运营、产品销售等多项工作。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一是培养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当代全球和社会问题,具有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卓越人才二是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的卓越人才。三是培养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质工程学、水处理微生物学、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

特色课程:水质工程学、水工艺设备基础、环境化学、水处理实验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武汉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通过了住建部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评估委员会组织的初次评估和复评工作,2014年本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本专业又获批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013年湖北省科技厅批准设立湖北省“武汉理工-湖北中碧环保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产学研技术中心”,2016年本专业获得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建设团队的资助。近5年来,教师近五年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水专项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省部级项目11项,科研经费超过1100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实用新型专6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


给排水专业项目获挑战杯省赛特等奖

培养特色:

1)办学历史悠久,地域影响力较大

武汉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创办于1952年,有70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严谨执教的良好传统,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湖北省影响较大,培养的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特别是湖北省各相关重要部门和企业,众多校友已成为单位领导和技术骨干,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长期以来这些校友对我校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构筑“招生→培养→就业→成才→招生”的良性循环体系。从就业领域来看,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有70%在设计院、施工单位、环保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从事本专业工程应用型方面的工作。

2)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我校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武汉市是百湖之市,由于经济发展导致水污染严重,省市“优于水而忧于水”,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技术需求庞大,为强化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科技实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市场大,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良好。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毕业生共61人,就业率为98.36%。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51.28%,其次为民营企业,占比38.46%。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浙江省、广西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9.18%。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分别占比74.36%、7.69%、5.13%。

知名企业: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21人,其中国内升学17人,出国(境)4人。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共计14人,占升学总人数的82.35%。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英国,其次是美国、日本。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高等学府。


学生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留学

优秀学生:

梁嘉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602班学生,中共党员,当前课程平均分数90分以上,专业排名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曾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现已保送至浙江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陈秋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601班学生,中共党员。本科期间获得“校三等奖学金”等四项奖学金,参加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获得校级一等奖,主持和参与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期间发表E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现已保送至中山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杰出校友:

郭粤梅,中信工程设计集团董事长。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主委,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郭粤梅

杨书平,中国市政中南设计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市人大代表。

杨书平

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

1、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以人的健康和舒适为主要目标,以与人类各种活动场所内外的热、湿和污染环境相关的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为支撑,在营造和调节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改善室内外空气品质过程中,研究和解决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调节和维护各种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设备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对建筑内外环境的健康和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能耗迅速增长、环境污染不断恶化、温室气体逐渐增加、全球变暖加剧。2019年底发生的新冠病毒(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迅猛传播,给全世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以人的健康和舒适为目标,营造美好的室内外生活环境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首要任务。随着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该专业在建筑、环境、能源三大学科领域进行深度交叉而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日益复杂的、重要的、新的科学技术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这些热点问题的解决又进一步促进了本专业内涵的深化与发展。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学校特色行业、战略新兴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针对创新创业、卓越能力、学术研究、国际合作等不同人才发展方向,形成对应培养模式的班级建制,通过人文素养、职业规范、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教育和综合训练,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相关行业围绕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从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建筑节能设计、评估、管理、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室内外空气品质控制、室内外环境污染与病毒传播的检测、调控、净化以及室内气流组织等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引领行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冷热源工程、通风工程、空调工程、供热工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特色课程:建筑节能,新能源技术,节能建筑计算与仿真、人与建筑环境、可持续建筑、建筑能源管理、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制冷空调新技术、生态城市学、洁净空调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筑设备安装技术、环境科学概论。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2010年12月,专业被列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1月,本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7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5年12月,本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排名位于全国前10名。

本专业目前每年级招一个班,35人左右。教师共10人,平均年龄低于40岁,且9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的学习或访学背景,并具有博士学位。是一个年轻、国际化、多学科融合的团队。此外,外聘专业实践教授3人。教师专业背景如下图所示:

 

本专业教师背景

本专业有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有1名校级特色专业责任教授,1名校级精品课程名师,2名校级青年教学名师。2016年,获批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后续获批2项本科课程教学团队,2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平均每年获批2-3项校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

以本专业为核心成员,搭建有湖北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五年内,本专业已主持国家级或者省部级项目10余项,并针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20余项。

本专业教师团队成员担任国际SCI期刊的领域主编,担任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担任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生态委员会委员、中国暖通空调学会模拟专委会委员、武汉市制冷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团队成员5年发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顶尖期刊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1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中文专著1部,专利10余项。本专业教师团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英国皇家学会分别写入各自的2018年度报告;被1名诺贝尔奖得主兼IPCC成员、1名全球碳主席、1名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10余名世界各国大学(副)校长和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0余名期刊(副)主编、编委、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相继在Nature Sustainability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多个国际顶尖期刊上撰文推荐、引用和评价。

培养特色:

1)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的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在统一基础课程,如传热学、流体力学的授课支撑下,本专业主干授课内容可分为建筑环境及建筑节能两大类,因而构成了两方面的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环境技术主要为暖通空调技术及配套设施智能化技术,针对建筑环境进行设计、施工、控制,从而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时代大背景下,现有建筑环境技术,则还需要综合考虑节能、环保、自控,以及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为:通风工程、空调工程、供热工程、洁净空调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等。

建筑节能技术,则主要依托专业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认识,对我国节能规范的了解,学习掌握节能仿真知识,以达到掌握建筑节能设计原理的目标。主要涉及课程为:新能源技术,节能建筑计算与仿真,建筑节能、可持续建筑、建筑能源管理、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制冷空调新技术、洁净空调技术等。

两大人才培养模式均紧扣国际热点能源与环境问题展开交叉。所对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学生的就业方向广,跨学科继续深造机会多。学生的就业方向:暖通空调、自动控制、建筑节能、热能动力、机电设计施工、后勤维保、产品研发等。考研方向:暖通空调、建筑节能、热能动力、低温制冷、建筑技术、工程管理等。

2汇聚产学研资源,搭建实践创新体系,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2017年,专业全面更新培养方案,在课内设置建筑环境创新实践课程及实践周,并结合专指委指定竞赛及其他创新竞赛、实践环节,搭建成从基础到专业全方位的实践创新体系,如下图所示。

建环专业实践创新体系

近年来,本专业已3次获建环专指委举办的CAR-ASHRAE设计竞赛优秀奖,2019年获建环专指委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首次参加)。2018年获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效创新案例挑战赛中国区金奖。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毕业生共26人,就业率为96.15%。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68.42%,其次为民营企业,占比26.32%。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36.84%。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比68.42%、15.79%。

知名企业: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4人,其中国内升学3人,出国(境)1人。

国内升学去向:分别进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这类 “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出国(境)去向:境外深造高校为美国普渡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优秀学生:

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1601班学生,中共党员。本科课程专业第一,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第27届“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学金1项,国家级奖项1项,校级奖项2项。并于华中科技大学辅修日语双学位,现已送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渠景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601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科课程专业第二,任班长,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获得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第二十七届全国高等院校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校特等奖。现已保送至东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建环学生获奖示例

优秀校友:

胡沛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2016年毕业后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该专业硕博连读资格,目前是一名博二在读研究生,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介质三维重建技术及孔隙尺度反应床吸附蓄能多物理场耦合机理研究。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合作发表学术论论文6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两次。

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赴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就读Pre-doctor项目,并跟随Brandon E Boor教授从事关于室内环境模拟、数据挖掘及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工作,2020年转入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以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进行关于云计算与智慧城市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2019年,曾在特斯拉(Tesla Inc.)亚太总部担任研发实习生,主要参与动力电池散热及风险控制方面的研发工作。目前共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