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业类

发布时间:2020.05.26 19:56

矿业类专业设置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年按大类招生,包含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大一学期末,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新生可根据本人志愿和高考成绩选拔进入“矿物加工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班”。 

注: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或化学“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

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1、专业简介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以矿业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矿物(非金属、金属)分选加工、矿物材料制备、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学科,为国家重要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任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只要有人类存在,就需要资源,就需要矿物加工专业的人才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立足于学校特色行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培养具备从事矿物加工与材料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工艺过程设计、产品开发、性能检测、生产过程管理以及应用技术开发等工作成为富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矿石学,粉碎工程,矿物加工工艺学,矿物材料工艺学,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

特色课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矿物加工测试技术,二次资源开发利用,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选矿药剂,湿法冶金,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矿物加工工程是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优势学科之一,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前30%,湖北省第2,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墨西哥科学院院士1名,所在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2.1‰。

主办2019矿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矿物加工工程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并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业认证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自1958年开始招生,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院士创新基地”等省部级平台作为人才培养的支撑。

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设发展历史

培养特色:

1)依托“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班”,探索形成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矿物加工卓越计划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以培养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为目标建设“自然资源——二次资源——尾矿资源”全链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习基地体系,分别在第2、第6、第7和第8学期前往知名行业企业开展卓越实践,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着重实践能力锻炼,构建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引领行业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进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2)突出行业特色,注重科研创新,实施国际化战略,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以非金属矿研究为特色,依托建材、环境、矿业等行业资源,落实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重大企业委托项目为优势,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工程训练系统,实施科教协同育人,推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海外归国博士、国际科研项目等为媒介,加大教师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拓展海外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国际竞争能力。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为100%,其中,90%以上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单位性质: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近80%,另有5%的本科毕业生入职事业单位。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在湖北省、广东省、浙江省和北京市,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4.4%。

行业分布: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建工、建材行业,就业比例为44.4%,面向世界500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就业比例为22.2%。

知名企业: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晶大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兖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四川西南冶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

升学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14人,占比43.75%,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7.14%。

国内升学情况:2019届毕业生升学学生主要有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优秀学生或杰出校友:

优秀学生代表

范瑞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601班学生,中共党员,本科四年课程成绩位列专业第二,曾获“校三好学生”、“社会工作奖”等荣誉。在校期间担任院心协会长、班长等学生干部职务,组织开展过多场院级活动。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201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结题验收合格,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展志愿服务。现已保送至中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黄慕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601班,中共党员,本科四年专业排名第一,担任副班长一职,在校期间参加了各项志愿者服务,并在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湖北营活动志愿者服务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志愿者”。还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分别获得全国选矿大赛一等奖、校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技能竞赛大赛一等奖等。现已保送至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杰出校友代表:

李守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5月出生,山东济南人。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兼国投青海柴达木钾肥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国投罗钾哈密物业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国投哈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矿山协会副会长;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会委员;新疆节能减排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刘涛,男,1978年10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获第十一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和第三届武汉青年科技奖。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钒资源清洁利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2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已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件,南非发明专利1件,国家发明专利27件;编写著作5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15篇。

 

二、采矿工程专业

1、专业简介

采矿工程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矿物资源开发、工程设计、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安全技术及监督、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采矿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国民经济提供物质基础的重任,当今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被人类利用,而只要涉及到资源开发,都需要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一大批科研成果的问世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向自动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采矿工程专业在秉承60余年专业建设的深厚积淀基础上,以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国内外现代矿山技术发展需要,“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具备在固体矿床开采(含金属和非金属开采)、岩土工程、安全工程、爆破工程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设计及科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等行业企业工作,也可以在水利、铁道、地下工程环保领域工作。

核心课程:地质学、测量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爆破工程、矿床露天开采、矿床地下开采、井巷与隧道工程、矿山提升与运输、工矿通风与空调。

特色课程:爆破工程、资源开发创新创业、矿业系统工程、井巷与隧道工程、工矿通风与空调、控制爆破、矿山企业管理、资源数字化技术、矿山工程测试技术、石材工程、边坡工程、资源数字化技术、地下空间工程。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采矿工程是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优势学科之一,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全国排第9,湖北省第1)。采矿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创办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现为湖北省品牌专业,1958年开始招生,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涵盖留学生的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建材、建工行业培养了近3000名高级人才,建材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建材集团,60%以上中高层领导及技术骨干均为我院培养的毕业生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先后衍生和孵化了道桥工程、岩土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

教师队伍中有“湖北教学名师”“湖北产业教授”、校“精品课程名师”、校“青年拔尖人才”、校“青年教学名师”等人才与荣誉称号获得者7人次;省级教学团队1个、主干课程《爆破工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资源共享课、《Blasting engineering》为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Surface mining》为湖北省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

30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培养特色:采矿工程专业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围绕矿产资源“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无人开采”等方向,主要培养适应国内外现代矿山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矿物资源开发、工程设计、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安全技术及监督、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接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文献检索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训练。通过“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使传统的“严谨治学、吃苦耐劳、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工程师精神在学生中得以传承。

1)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采矿工程专业响应国家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和相关活动。课程教育过程中,采用全英文授课和双语授课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外组织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开展交流学习、文体活动等,以提升学生的国际交际能力。

课外组织留学生与国内学生一起参观学习

2)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国家创新训练计划、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作品大赛、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专业技能科技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1项,获奖总数名列全国参赛高校前列。

承办第六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56%,90%以上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和或管理工作,且多为500强企业。

单位性质:国企和央企就业比例最高,占比达66.7%,另有1名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在湖北省、广东省和浙江省,其中湖北省就业人数最多,占比55.6%。

行业分布: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建工、建材行业,占比83.3%。另有一部分学生在事业单位、设计院等。

知名企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中建三局集团、中建四局集团、中铁四局集团、兖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华新水泥有限公司、北方爆破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升学情况:

2019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23人,占比56.09%,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8.33%。

国内升学情况:2019届毕业生升学主要进入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优秀学生杰出校友:

优秀学生代表

 吴文博,采矿工程专业160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本科期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必修课成绩专业第二。曾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分别获得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二等奖、武汉市都市环保杯三等奖、多次参加院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并于201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现已保送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刘志明,采矿工程专业1601班学生,在校期间综合测评和专业成绩均位列专业前三名,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及校级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全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三等奖等荣誉。本科期间参担任过图书馆读者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助理,现已保送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杰出校友代表

肖家祥,男,汉族,教授级高工,历任贵州水城水泥厂车间主任,湖北华新水泥集团(股份)公司矿长、总经理助理、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常委,湖北省大冶市市长、市委书记,天瑞集团公司总裁,天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现任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南方水泥总裁。

赵强,男,汉族,就职于中国兵器集团旗下北方爆破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与爆破技术服务工作。现任北方爆破科技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蒙古国ERKHET TUNSH LLC 执行董事、蒙古国TTJVCO 执行董事。负责多个大型项目,科研成果曾获得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明生,男,汉族,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发明专利12项;主编省部级标准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贵州省第十四届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等荣誉。兼任贵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多次被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