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学院:导航工程

发布时间:2020.05.26 19:56

导航工程专业设置于航运学院,学制四年,2020年按专业招生。

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不限

1、专业简介

导航工程专业是综合运用导航、信息、控制和智能航海等多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学科交叉新工科专业。在智能交通、智能航海、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和应用的驱动下,导航工程专业重点培养掌握组合导航、智能导航、自主导航等理论、技术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导航工程对支撑“一带一路”、“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是物联网、智能交通、公共安全以及位置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基础,并已列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扶持领域。导航工程专业人才能胜任导航定位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也可从事交通载运工具远程控制、无人驾驶智能导航、深远海定位导航与航行保障等领域技术研发工作。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导航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逐渐成长为导航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或高级管理人才。具体目标包括: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经历;

2)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具有科学思维能力,能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建立问题模型;

3)系统地掌握导航工程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知识,掌握导航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安全、文化等制约因素解决复杂导航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具备导航工程和船舶智能航行等相关领域研究与开发、数据分析与处理、知识发现和智能决策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导航、信息和智能交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导航设备及系统研制与开发、导航设备运用与维护、导航工程项目管理等,也可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5)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沟通交流、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核心课程:导航学、卫星导航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海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最优估计、惯性导航、船舶导航雷达、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组合导航、自动控制原理。

特色课程:卫星导航算法与程序设计、导航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实践、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机器学习、船舶定位与导航、室内定位技术、船舶气象导航、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最优化方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船舶避碰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视觉导航、水面无人航行器导航与控制工程实践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导航工程专业是武汉理工大学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学校深厚行业背景优势,通过信息、交通、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培养路径本专业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定位、导航、控制方面教学科研的教授团队,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学科首席教授、产学研特聘教授等,有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历、扎实理论知识突出实践能力的青年学术骨干。近年来,本专业教师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目前,本专业参与建设“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合作基地、“交通运输行业内河智能航运协同创新平台”、“国家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等重要教学科研基地。


综合智能导航与大数据实验平台


专业实践基地(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试验场)

培养特色:

(1) 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强特色”的课程体系

专业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融合交通、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资源,形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内容特色鲜明、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教学管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特色”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深厚的数理基础、扎实的学科基础、特色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的新兴技术,以适应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强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 打造“学校+行业”的协同育人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优势,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已与10多家知名导航产品研发及信息服务企业、行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导航工程专业联合培养协议,构建重实用、开放、共享、多元、立体的协同教学与实践基地。聘请国际和国内行业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聘任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形成课堂理论教学、课内外结合工程实践教学、校企互动教学工程案例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紧盯行业发展前沿,打造“学校+行业”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学生与行业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能快速适应导航定位、智能交通、信息控制等各类岗位的实际需求。

(3) 形成以“三项”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路径

围绕国家、社会及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以“三项”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路径。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导师制”培养制度,精选责任导师,采取一对一辅导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学习过程保驾护航。通过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围绕“基础原理、算法程序、工程设计、系统研发”配置多维度的实践与开发课程,锻炼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开发能力。以面向三个能力培养的课程学习基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创新实践竞赛、企业实践锻炼等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三项”能力培养路径,旨在培养具有优秀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过硬、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以及导航与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结合,导航定位与服务的高精度、高连续和高智能化需求日益增加,这为导航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导航与位置服务已进入并影响着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航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

2020年为该专业首次招生。导航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就业选择不仅包括导航、定位、信息等相关行业,也包括智能交通无人载运工具、现代物流、公共安全等新兴行业,就业单位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等,可从事导航设备及系统研制与开发、导航设备运用与维护、导航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普适化、智能化定位及位置管理技术需求持续增加,可以预测,社会对导航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稳定上升。另外,本专业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导航、信息、智能交通类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