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27 19:34


点击查看“院语新声”系列之交通学院

交通学院现有教职工198人,专职教师148人,含教授46人,副教授66人,讲师36人,实验人员22人,含高级实验师4人。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研究员与名誉所长吴有生教授等两位战略科学家,拥有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引领项目的首席专家1人,产学研特聘教授2人,校级特色专业教授4人,精品课程名师5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964人、硕士研究生768人、博士研究生189人、留学生20人,学院本科毕业生供需比达1∶5。

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以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绿色船舶与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等11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机械、交通运输、土木水利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含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桥梁与隧道工程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建有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设有南安普顿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联合中心、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船舶和运输联合研究中心、首尔国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布鲁内尔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安全与完整性联合研究中心、里斯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极端载荷与响应联合实验室等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形成了围绕交通领域的水陆并举、软硬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

 

大型拖曳水池

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按海洋工程类招生;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按交通运输类招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开设学硕连读班和“卓越计划”试点班;交通运输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开设“卓越计划”试点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为省级基层教学组织。2019年,学院获批成为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学院对接“海洋强国”国家战略,由学院吴卫国教授团队研发设计、武汉新港管委会推动建造的国内首艘江海联运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型——“汉海1号”入选“2018年全球明星船舶”; 吴卫国团队的“宽扁型江海直达船开发”项目获2019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王丽铮团队的“三峡升船机通航与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特等奖。同时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围绕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依托由85家大型骨干企业构成的交通行业理事会,探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与中交一公局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搭建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国际工程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吴卫国教授团队研发设计 “汉海1号”入选“2018年全球明星船舶”

 

学生荣获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并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探索构建面向21世纪的交通行业领军人才国际协同培养模式。

 

学生参加第六届世界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并获得唯一一等奖

 

学院以“卓越教育理念”为引领,突出交通学科特色优势,围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唤醒、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实训三项重点工作,实施“萌芽计划、骨干计划、卓越计划”三大计划,营造“通才硕学·睿智创新·卓越创业”育人文化氛围。2013年至今,学院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秦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一峰,“湖北省最美新生标兵”庞海祥等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创新创业学生典型共481人;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赛事中共获奖116项,其中包括国家级特等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特等奖21项等大奖。


学生荣获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大赛二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品——

喷水推进船舶动操纵矢量控制系统

   
“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秦豹

在四川汉源工地现场检查工程质量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特等奖获得者张一峰在颁奖现场

 

附件下载: